顏氏家訓爭霸流、經史子集、古典文學 在線閲讀 精彩大結局

時間:2017-04-25 05:28 /衍生同人 / 編輯:伊恩
《顏氏家訓》由顏之推最新寫的一本爭霸流、架空歷史、古代言情類型的小説,故事中的主角是程本,胡本,顏本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〔一三〕漢書五行志二:“桂樹華不實,黃爵巢其顛。故為人所羨,今為人所憐。”庾信傷王司徒褒詩:“昔為人所羨,今為人所憐。” 〔一四〕...

顏氏家訓

作品字數:約42.7萬字

小説朝代: 古代

連載情況: 已完結

《顏氏家訓》在線閲讀

《顏氏家訓》第76篇

〔一三〕漢書五行志二:“桂樹華不實,黃爵巢其顛。故為人所羨,今為人所憐。”庾信傷王司徒褒詩:“昔為人所羨,今為人所憐。”

〔一四〕朴子君篇:“夜光起乎泥濘。”御覽八0三引任子:“丹淵之珠,沈於黃泥。”

〔一五〕淮南子説山篇:“周之簡圭,生於垢石。”高注:“簡圭,大圭。美玉生於石中,故曰生垢石。”

〔一六〕荀子勸學篇:“玉在山而木,珠生淵而岸不枯。”陸機文賦:“石韞玉而山暉,懷珠而川。”

〔一七〕薄片,指玉。潛榮,指珠。此之推思茂其才之意。

和陽納言聽鳴蟬篇(隋盧思同賦)poiu〔一〕

聽秋蟬,秋蟬非一處。西柳高飛夕,楊明月曙;歷起秋聲,〔二〕參差攪人慮〔三〕。單如轉簫〔四〕,羣噪學調笙;風飄流曼響〔五〕,多斷絕聲。垂自有樂,飲獨為清〔六〕;短緌何足貴〔七〕,薄羽不差〔八〕。螗蜋翳下偏難見〔九〕,翡翠竿頭絕易驚〔一0〕;容止由來桂林苑〔一一〕,無事淹留南斗城〔一二〕。城中帝皇裏,金、張及許、史〔一三〕;權熱如湯,意氣喧城市;劍影奔星落〔一四〕,馬浮雲起;鼎俎陳龍鳳,金石諧宮徵。關中季心〔一五〕,關西饒孔子〔一六〕。詎用虞公立國臣〔一七〕,誰韓王遊説士〔一八〕?

顏宿昔同花〔一九〕,素鬢俄頃秋草。中腸自有極,那堪作轉車〔二0〕。

〔一〕據初學記三0引。北史盧思傳:“周武帝平齊,授儀同三司,追赴安,與同輩陽休之等數人作聽蟬鳴篇,思所為,詞意清切,為時人所重。新庾信,遍覽諸同作者而嘆美之。”案:藝文類聚九七引思聽鳴蟬篇曰:“聽鳴蟬,此聽悲無極。羣嘶玉樹裏,回噪金門側;晚聲,清供朝食。晚風朝實多宜,秋高鳴獨見知。顷申蔽數葉,哀鳴一枝。流罷還續,酸傷更離。蹔聽別人心即斷,才聞客子淚先垂。故鄉已超忽,空正蕪沒。一夕復一朝,坐見涼秋月。河流帶地從來嶮,峭路竿天不可越;塵早敝陸生,明鏡空悲潘掾發。安城裏帝王州,鳴鐘列鼎自相;西望漸台臨太,東瞻甲觀距龍樓。説客恆持小冠出,越使常懷劍遊;學仙未成尚主,尋源不見已封侯;富貴功名本多豫,繁華薄盡無憂。詎念嫖姚嗟木梗,誰憶蘭皋倦土牛。歸去來,青山下;秋離離堪把,獨焚枯魚宴林;終成獨校子云書,何如還驅少遊馬。”

〔二〕歷,猶言雜。鮑照擬行路難:“黃絲歷不可治。”

〔三〕詩小雅節南山何人斯:“只攪我心。”攪慮,猶攪心也。

〔四〕轉簫,猶言吹簫。淮南子修務篇:“故秦、楚、燕、趙之歌也,異轉而皆樂。”高注:“轉,音聲也。”轉為音聲,使之發音聲,亦謂之轉。吳均贈周散騎興嗣二首:“制賦已百篇,彈琴復千轉。”彈琴稱轉,正如吹簫之稱轉也。居易題周家歌者:“清如敲玉,圓似轉簧。”

〔五〕類聚九七引曹大家蟬賦:“當二秋之盛暑,高木之流響。”

〔六〕曹大家蟬賦:“于丹園。”類聚九七、御覽九四四引陸雲寒蟬賦:“氣飲,則其清也。”

〔七〕禮記檀弓下:“範則冠而蟬有緌。”鄭玄注:“範,蜂也。蟬,蜩也。緌謂蟬喙,在下。”孔穎達正義曰:“蟬喙,在下,似冠之緌。”

〔八〕陸雲寒蟬賦:“爰蟬集止,羽莎佗。”

〔九〕説苑正諫篇:“園中有樹,其上有蟬。蟬高居悲鳴飲,不知螳蜋在其也。螳蜋委曲附取蟬,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。”

〔一0〕樂府詩集十八劉孝釣竿:“金■茱萸網,銀■翡翠竿。”張正見釣竿詩:“竹竿橫翡翠,桂髓擲黃金。”李巨仁釣竿詩:“不惜黃金餌,唯憐翡翠竿。”翡翠竿亦名文竿。文選西都賦:“揄文竿。”李善注:“文竿,竿以翠羽為文飾也。”

〔一一〕文選吳都賦:“數軍實乎桂林之苑。”劉淵林注:“吳有桂林苑。”

〔一二〕三輔黃圖:“安故城,漢之舊都,高祖七年,方修樂宮成,自櫟陽徙居此城,本秦離宮也。初置安城,本狹小,至惠帝更築之:高三丈五尺,下闊一丈五尺,上闊九尺;雉高三阪;週迴六十五里。城南為南斗形,北為北斗形,至人呼漢舊京為斗城。”

〔一三〕漢書蓋寬饒傳:“上無許、史之屬,下無金、張之託。”應劭曰:“許伯,宣帝皇喉涪;史高,宣帝外家也;金,金磾也;張,張安世也。”文選左太沖詠史詩:“朝集金、張館,暮宿許、史廬。”

〔一四〕爾雅釋天:“奔星為彴約。”郭注:“流星。”楊賦:“疾如奔星。”

〔一五〕史記季布傳:“季布季心,氣蓋關中,遇人恭謹,為任俠,方數千裏,士皆爭為之。”又袁盎傳:“盎曰:‘天下所望者,獨季心、劇孟耳。’”

〔一六〕漢書楊震傳:“楊震,字伯起,弘農華人也……少好學,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鬱,明經博覽,無不窮究,諸儒為之語曰:‘關西孔子,楊伯起。’”

〔一七〕案:虞公立國臣,蓋謂宮之奇也。左傳僖公二年:“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,與垂棘之璧,假於虞以伐虢。……虞公許之,且請先伐虢。宮之奇諫,不聽;遂起師。夏,晉裏克、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,滅下陽。”又三年:“晉侯復假於虞以伐虢。宮之奇諫曰:‘虢,虞之表也,虢亡,虞必從之。晉不可啓,寇不可翫。一之為甚,其可再乎!諺所謂“輔車相依,亡齒寒”者,其虞、虢之謂也。’……弗聽,許晉使。宮之奇以其族行,曰:‘虞不臘矣,在此行也,晉不更舉矣。’”之推用此事,直為奔齊自解。庾信哀江南賦:“章曼枝以轂走,宮之奇以族行。”意亦同此。

〔一八〕案:此蓋用蘇秦以“寧為棘抠,無為牛”説韓昭侯事,隱喻之推自己所奔陳之策,不為齊主所用,以致覆滅,觀我生賦所謂“曩九圍以制命,今八尺而由人”者也。

〔一九〕顏,泛指青年。杜甫暮秋枉裴州手札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御詩:“憶子初尉永嘉去,面花映。”用法本此。古詩紀曰:“‘顏’以下脱誤,俟再考。”

〔二0〕樂府詩集六二悲歌古辭:“心思不能言,腸中車轉。”

神仙〔一〕

顏恃容,青矜盛年;自言曉書劍,不得學神仙。風雲落時,歲月度人;鏡中不相識,捫心徒自憐。願得金樓〔二〕要。思逢玉鈐篇〔三〕。九龍游弱〔四〕,八鳳出飛煙。朝遊採瓊〔五〕,夕宴酌膏泉〔六〕。崢嶸下無地〔七〕,列缺上陵天〔八〕;舉世聊一息〔九〕。中州安足旋〔一0〕。

〔一〕據文苑英華二二五引,此樂府古題也。

〔二〕金樓子志怪篇:“金樓先生是嵩高士,多遊名山,尋丹砂,於石上見有古文見照物之秘方,用以照,遂獲金石。”通志藝文略天文類氣有金婁地鏡一卷,當即“金樓”之誤。

〔三〕顏氏家訓雜藝篇:“吾嘗學六壬式,亦值世間好匠,聚得龍首、金匱、玉軨、玉曆十許種書,討無驗,尋亦悔罷。”“玉軨”即“玉鈐”之訛。唐大詔令集二中宗即位赦:“振玉鈐而殪封豕,授金鉞而斬鯨。”沈珣授契苾通振武節度使制:“鵠立鷹揚之,知玉鈐、金匱之書。”

〔四〕御覽九三0引楚國先賢傳:“宋玉對楚王曰:‘神龍朝發崑崙之墟,暮宿於孟諸,超騰雲漢之表,婉轉四瀆之裏;夫尺澤之鯢,豈能料江海之大哉!’”事類賦十九引括地圖:“崑崙山在弱中,非乘龍不得至。”則龍游弱,積古相傳如此。武則天同太平公主遊九龍潭詩:“巖翔雙鳳,潭心倒九龍。”凡言鳳實兼凰而言,故必成雙捉對,沈約擬風賦:“拂九層之羽蓋,轉八鳳之珠旆。”八鳳雙鳳,其義一也。

〔五〕沈約繡像題贊:“耀金沙,樹羅瓊實。”盧思神仙篇:“玉英持作,瓊實採成蹊。”

〔六〕山海經西山經:“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,……丹出焉,西流注於稷澤,其中多玉,是有玉膏,其源沸沸湯湯,黃帝是食是饗。”郭璞注:“所以得登龍於鼎湖而龍蜕也。”

〔七〕史記司馬相如傳:“下崢嶸而無地兮,上嵺廓而無天。”

〔八〕漢書司馬相如傳:“貫列缺之倒景兮。”虔曰:“列缺,天閃也。”又楊雄傳:“闢歷列缺,火施鞭。”應劭曰:“列缺,天隙電照也。”

〔九〕漢書王褒傳:“周流八極,萬里一息。”拾遺記三週穆王錄曰:“望絳宮而驤首,指瑤台而一息。”一息,猶言暫息。

〔一0〕中州,謂帝都或中國。文選蘇子卿詩四首:“山海隔中州,相去悠且。”李善注:“楚辭曰:‘蹇誰留兮中州。’”張銑注:“中州,帝都也。”舊唐書陳子昂傳:“昔蜀與中國不通,秦以金牛美女啖蜀侯;侯使五丁士棧褒斜,鑿通谷,秦之饋。秦隨以兵,而地入中州。”言中國,言中州,則中州即中國也。旋,謂迴旋也。

從周入齊夜度砥柱〔一〕

俠客重艱辛〔二〕,夜出小平津〔三〕。馬迷關吏〔四〕,鳴起戍人〔五〕。鮮華劍彩〔六〕,月照刀新〔七〕。問我:“將何去?”“北海就孫賓〔八〕。”

〔一〕據文苑英華二八九引。馮惟訥古詩紀北齊一曰:“梁詞人麗句作惠慕士詩,題雲‘犯虜將逃作’。”丁福保全北齊詩曰:“北史本傳:‘荊州為周軍所破,大將軍李穆之推往弘農,令掌其兄陽平公遠書翰。遇河方鲍漲,船將妻子奔齊,經砥柱之險,時人稱其勇決。’”張玉轂古詩賞析二一曰:“漢書地理志:‘底柱,在陝縣東北,山在河中,形若柱也。”案:文鏡秘府論東冊引此詩,佚作者名,“重”作“倦”。

〔二〕文選陸士衡擬青青陵上■:“俠客控絕景。”李善注引列子:“昔範氏有子曰子華,善養私名,使其俠客,以鄙相。”案:陽縉樂府俠客控絕影,即以陸詩首句為題,雲:“園中追尋桃李徑,陌上逢遊俠人。”又曰:“遊俠英名馳上國,人馬意氣俱相得。”則俠客謂遊俠之士,袁宏所謂“三遊”之一也。朴子外篇正郭,亦謂郭林宗“為遊俠之徒”,之推蓋以俠客自命耳。呂向註文選,謂“俠客,遊人也”,非是。

〔三〕賞析曰:“小平津,在今鞏縣西北。”案:漢書靈紀注:“小平津,在今鞏縣西北。”御覽七一引郡國志:“陝州平陸縣小平津,張讓劫獻帝處。南岸有陳壘,武王伐紂,八百諸侯會處。”

〔四〕夜度,故馬迷也。

〔五〕史記孟嘗君傳:“關法:鳴而出客。”文選鮑明遠行藥至城東橋詩:“鳴關吏起。”

〔六〕江淹蕭驃騎讓太尉增封第三表:“文軒華劍。”華劍,猶江淹蕭太尉上宜表所謂“文彩利劍”。案:文鏡秘府論一本“彩”作“影”。

〔七〕穀梁傳僖公元年:“孟勞者,魯之刀也。”

〔八〕賞析曰:“漢書趙岐傳:‘中常侍唐衡兄唐玹盡殺趙岐家屬,岐逃難江湖間,匿名賣餅。時孫嵩察岐非常人,曰:“我北海孫賓石,闔門百能相濟。”遂俱歸,藏岐復中,數年,諸唐滅,岐因赦得免。’”器案:孫賓即孫賓石,三國志魏書閻温傳注引魚豢魏略作孫賓碩,割裂人名為文,此六朝習慣用法也。賞析曰:“詩因避難而作:首二,提清避難,破題總領;三四,次句,寫乘夜偷度之景如畫;四,月仍帶夜來,而佩劍刀以就孫嵩,則與起句應。但孫賓押韻,未免割裂。”

(76 / 77)
顏氏家訓

顏氏家訓

作者:顏之推 類型:衍生同人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